信息化條件下,空襲突然性對城市防空預警報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戰、電子戰的使用,對預警報知的依賴性增大;遠程精確打擊兵器的大量使用,維持預警報知的穩定性更加困難。需要爱播速影院用科學發展觀來分析研究,以指導人防預警報知係統建設。應首先研究和明確以下問題。
一、注重基礎建設,統籌安排力量,優化部署結構
在信息戰條件下,戰場環境日趨複雜,雷達預警係統作為信息戰資源的主體,必將首當其衝,全程使用,其任務完成得好壞,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起著重大作用。為此,爱播速影院應當根據主要作戰對象和戰場環境的變化,優化結構,固強補弱。一是改變過去各軍兵種各自為政、自成體係的做法,將所有預警力量統籌安排,科學組合,優化部署,提高預警報知的整體效能。二是加強人防通信警報建設,形成係統高度集成化,日前單靠人防部門建立的人防專用通信警報網是難以完成保障任務的。必須由國家統一組織城建部門、電信部門、移動通信部門、軍隊有關機構和人防部門等共同參加。一要建立以光纖通信為主的有線通信警報網絡。光纖通信具有抗幹擾、抗摧毀、保密性強、容量大等優點,加強以光纖通信為主的有線通信報警網絡建設,是加強報警係統建設的基礎。二要建立一套反應靈敏、穩定可靠、多功能、自動化的警報保障係統、本著注重戰時、平戰結合、經濟實用、便於操作的原則,建設一套在於時能夠搶險救災、戰備值班、模擬訓練,在戰時實現預警報知信號接收、檢索處理、信導發放自動化的預警報知係統,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再次,采取多種形式,檢驗預警報知能力。利用通信指揮網的防空襲警報設施,為當地抗震救火、防洪搶險、森林防火提供通信警報保障,做到半時有方案,一旦有情況可隨時按規定鳴放警報,不僅可使係統設備處於良好的狀態,而且還能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利用各種偵察手段,及早發現,快速報知
實現防空襲警報的快速傳遞是提高城市防空襲行動快速反應能力的重要環節,隻有及時把空襲警報傳遞到全省各地,才能有充裕的時間做好防空襲準備。為此,一是搞好軍地結合,實現空情快速傳遞。在城市的重要防護目標、重要防空方向增建民兵雷達站,向城市人防指揮部提供情報。軍隊作戰指揮部門會同城市人防指揮部門組成圖文傳輸聯網指揮係統,力爭做到雷達站發現空情就能適時通過無線或有線手段傳輸到人防空情接收終端屏幕上,人防指揮係統首長和機關人員,可直接看到緊急或重要空情實況,實現空情同步共享,以便及時酌情處置情況。這樣,可大大簡化空情傳遞程序,縮短傳遞時間,為爭取主動、積極防護贏得寶貴時間。二是搞好傳統手段與現代化手段的結合,多種報警手段並用。當戰時固定報警網全部癱瘓時,必須尋求新的報警手段。采用多層次、多手段並用的報警方法,一方麵利用廣播、電視、固定(移動)電話、尋呼機、計算機網絡等設施建立音響、語言、文字、圖像相結合的報警方法,把敵方的有關情況及時傳遞給城市居民。同時還要配備機動、車載報警設備,作為戰時固定報警網部分受損或全部癱瘓時使用,或作為二次報警,提高報警能力。另一方麵,要充分發揮傳統警報器材的作用,並注意對其加以改進和發展,傳統警報器材造價低、範圍廣、數量多、使用便捷。具有極大潛力。如車輛喇叭、大鍾、高空信號彈等,這些上辦法能彌補現代警報設備的不足。特別是在人口分散的地區和小城鎮更能發揮作用。
三、平戰結合,軍民一體,共同發展
正確認識預警報知隊伍的作用,正確處理作戰需要和平時工作的關係,切實加強對預警報知通信隊伍建設的領導,是搞好防空襲鬥爭準備的關鍵。一是要轉變觀念,加強領導,樹立“練為戰”的思想。在長期的和平環境下,人們的戰備意識不強,人防觀念淡化,認為當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仗打不起來,對於人防的預警報知通信訓練隻是應付了事,有人連警笛、消防、防空警報、警報解除等特定信號都難以區分。要改變這種狀況,不斷提高人防專業隊伍的素質,不斷提高人們的防空意識,不僅是人防工作的需要,也是經濟建設的要求,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預警報知通信隊伍戰時擔負對敵鬥爭,平時擔負著搶險救災、為人民生產生活服務的雙重任務,是一支不可低估的保障隊伍。這就要求各級領導、軍事和人防部門必須以提高預警報知通信人員素質為著眼點,以打贏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為切入點,將這項工作納入有關單位目標管理,做到人員、組織、資金、時間、訓練工作五落實。二是要造就一支能接收發放、維護保養的警報專業保障隊伍。為確保戰時各類信息傳遞的快速準確,各級人防部門應充分發揮現有通信警報人員的作用,加強業務培訓,注意培養中高級專門人才,並加強對防空警報設施建設的規劃、研製、管理和維護,不斷提高防空警報保障法製化規範化管理水平。